|
限电停产席卷10余省,制冷企业会被波及吗?时间:2021-09-27 【中国制冷网】限电、停产,正在席卷包括江苏、浙江、山东、广西、云南等在内的多个省份,从开始的开五停二,逐渐上升到开四停三,甚至有的地方已通知开三停四。 本次限电被认为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为啥要拉闸限电? 据了解,此次限电的主要原因就是电力供应不足,而电力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煤炭价格大涨,导致电厂生产越多亏损越大。 我国是煤炭进口大国,过去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但今年,截至7月底总共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总量仅为78万吨,与2020年同期的5680万吨相比大幅下降98.6%。 另一方面,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简称能耗双控。今年上半年“双控”目标完成情况出炉后,各地更加快了步伐推进能耗“双控”举措。 从能耗强度降低方面来看,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为一级预警。 浙江、河南、甘肃、四川、安徽、贵州、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西10个省上半年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为二级预警。 其中,一级预警表示形势十分严峻,未完成双控进度目标,且实际值与目标值差距大于10%的地区;二级预警表示形势比较严峻,未完成双控进度目标,实际值与目标值差距小于10%以内的地区。 制冷配件和主机企业暂未受影响,化工企业已被波及 9月22日,红宝丽公告,为配合地区“能耗双控”的要求,全资子公司泰兴化学公司PO装置、DCP1装置实施限产停车及检修。据了解,红宝丽目前拥有国际上相当规模的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产业基地、醇胺产品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专业的节能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及位于江苏泰兴的环氧丙烷产业基地 9月22日,天原股份发布公告表示,近日,云南省发改委下发《云南省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坚决做好能耗双控有关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相关要求,公司在云南区域内的电石基地——水富金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已阶段性停产;大关天达化工有限公司、云南天力煤化有限公司分别按一条生产线安排生产。 此外,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向中欣氟材提问:公司位于绍兴市,所在的工业园有没有收到限电影响,公司未来有没有扩产计划? 中欣氟材9月23日回复:公司注册地在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属于柯桥,目前虽然也会受一些大环境下限电的影响,但整体影响不大。 与此同时,山东、浙江部分制冷企业向《制冷商情》反馈,有部分区域听说要拉闸限电了,工厂已经做好了准备和协调工作。 记者也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部分制冷外资企业受疫情、供应、原材料涨价等多方面影响,生产受到一定限制。这种情况带来另一种改变,一些制冷配件订单纷纷转向国内企业,导致其生产更加非常紧张。 当然,很多业内人士也指出,外贸订单大幅增长有可能存在风险,在这一轮外贸快速增长的过程当中,很多企业有可能会盲目的购入各种原材料,而且这些原材料可能是在高价的时候购入的。同时,美联储开启无限量QE政策以及美国推出天量经济刺激计划之后,导致美元泛滥,全球流动性增加。因此,也有一种声音提出,拉闸限电对于外贸出口企业来说,未必见得是一件坏事。 制冷剂、不锈钢等或将再掀涨价潮 在近期各地“双控”措施趋严的影响下,原材料产能也大大降低,有分析认为,原材料领域将进一步掀起涨价潮。 9.13-9.17日,制冷剂价格继续飙升,主要是因为制冷剂原料氢氟酸价格上涨,同时三氯乙烯部分装置检修,货紧价高,制冷剂厂家受成本因素所限,装置运行低位,加之江浙地区限电影响,场内供应进一步收紧。 早在7月初关于钢铁行业“2021年产量不超过2020年产量”的通知已经公布,部分企业已严格执行限产,降低开工率至70%左右。而其他不锈钢厂9月初开始,产量开始降低。其中:华南地区:广西地区因限电原因,8月份已有减量,9月份排产计划较8月份环比降幅较小。 业内人士预测,很多原材料减产,市场缺货危机凸显,库存位于十年来最低位!预计随着“银十”旺季持续,原料价格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制冷企业:困境?机遇? “从宏观大环境来说,国家的碳中和、碳达峰政策,以及双控都是对能耗企业进行一定的规范,推动市场转型。”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 洪流之下,无人幸免,很多企业还会陷入阵痛期。业内人士告诉《制冷商情》记者,此次限电必然导致企业产能受限,交货期变长。企业原料供应受限,经营成本压力增大,由此带来的涨价也会影响到终端。 困境之后,能否迎来新生?制冷企业又该如何做? 关键是高效生产,优化库存,可持续发展。 浙江大明通过数字化改造,将生产效率提升17%,运营成本降低15%,订单交期率提升至98%,产品合格率趋近100%,库存账物准确率提升至97%。 面对全球环境与能源危机,三花立足“专注领先”,追求“创新超越”,以“发展智能低碳经济,营造绿色品质环境”为愿景,来开发产品,提供解决方案,成为全球 |